加工FEP管的核心技巧是適配其“耐溫、易熔融、無性”的材料特性,圍繞“控溫、清潔無污、避免應力”三大原則,從擠出、切割、連接、折彎等關鍵工序優化,確保成品尺寸、性能無損。具體技巧如下:
一、核心加工:擠出成型(管材制造關鍵)
FEP管主流通過擠出工藝成型,核心是控制溫度與速度,避免熔體破裂、尺寸偏差:
溫度分段控制:
料筒溫度:前段260-280℃、中段280-300℃、機頭290-310℃,避免局部過熱導致樹脂降解(FEP分解溫度約320℃);
模口溫度略高于機頭5-10℃,確保熔體均勻流動,減少管口毛刺。
擠出速度匹配:
螺桿轉速控制在10-30r/min,牽引速度與擠出速度同步(偏差≤5%),避免管材拉伸過薄或壁厚不均;
對于細口徑管(內徑<5mm),可降低轉速(5-15r/min),提升熔體流動性,防止堵模。
冷卻與定型:
采用水冷定型(水溫20-30℃),避免風冷導致的管材表面粗糙;
定型套與模口間距控制在5-10mm,確保管材快速冷卻定型,減少收縮變形(FEP收縮率約3%-5%)。
二、后續加工:切割、連接與折彎(成品適配技巧)
1.切割:保證切口平整無毛刺
工具選擇:用鋒利的金剛石刀片或塑料管割刀,避免普通鋼刀擠壓導致管材變形;
切割技巧:切割前用無塵布擦拭管材表面,標記切割線后固定管材(用橡膠夾具,避免金屬劃傷),垂直于管材軸線快速切割,避免拉鋸式操作;
去毛刺:切割后用2000目細砂紙輕輕打磨切口,或用熱風槍(180-200℃)快速掃過切口,使邊緣融化平滑,避免尖銳毛刺影響連接密封性。
2.連接:優先熱融/焊接,避免機械損傷
FEP管無性、表面光滑,膠水粘接無效,核心用熱融或焊接方式:
熱融對接:將兩根管材端面加熱至290-310℃(FEP熔點260℃),待端面熔融后快速對接施壓(壓力0.3-0.5MPa),保持10-15秒冷卻定型,確保接口無縫隙;
焊接連接:用熱風焊槍(配FEP焊條),焊槍溫度調至300-320℃,勻速焊接接口,焊縫寬度控制在2-3mm,避免虛焊(需確保焊接區域潔凈,無油污、灰塵);
快速連接:小口徑管(<10mm)可選用卡套式接頭,接頭內襯氟橡膠密封圈,擰緊時力度適中(避免過度擠壓導致管材開裂),適合臨時或頻繁拆卸場景。
3.折彎:避免脆裂與褶皺
FEP管柔韌性好,但折彎需控制半徑與溫度:
冷彎技巧:常溫下折彎半徑≥管材外徑的3倍(如φ10mm管,折彎半徑≥30mm),避免銳角折彎導致管壁變薄或開裂;
熱彎輔助:如需小半徑折彎(1.5-2倍外徑),用熱風槍(200-220℃)均勻加熱折彎部位,待管材軟化后緩慢折彎,保持形狀直至冷卻定型,避免加熱過度導致管材變形。
三、通用關鍵技巧:清潔、控濕與防應力
全程清潔無污:
加工前用異丙醇擦拭管材表面及加工工具,避免油污、灰塵附著(FEP易吸附雜質,影響成型與性能);
擠出原料需提前干燥(80-100℃保溫2-3小時),水分,防止管材內部產生氣泡。
避免殘留應力:
加工后將管材放入120-150℃烘箱退火30-60分鐘,緩慢冷卻至室溫,擠出、切割、折彎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,避免后續使用中開裂;
存放時避免擠壓、暴曬,卷盤放置(大口徑管水平堆放),防止變形。
工具與環境要求:
加工工具(擠出機螺桿、模具、切割刀)需選用耐腐蝕材質(如不銹鋼316L),避免金屬離子污染;
加工環境保持潔凈(尤其半導體用管需在10萬級無塵車間),濕度≤65%,避免水分影響加工質量。
四、常見問題規避技巧
管材表面粗糙:提高模口溫度5-10℃,檢查原料純度(避免雜質),加強水冷定型效果;
壁厚不均:調整模口間隙,確保螺桿與牽引速度同步,檢查管材在定型套中是否居中;
接口泄漏:焊接前清潔接口,確保熱融溫度達標,對接時施壓均勻,冷卻后再移動管材。